• 1997年3月
    应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之邀,两次参加“两会”组织的联欢活动,表演书法,双管齐下,为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书写嵌名联对。同年,应香港特区政府邀请,参加中华名人庆回归活动,并由香港徐展堂艺术馆和中华名人协会主办《戈壁艺术展》。前后花半年时间创作的巨型根雕《九七腾龙》引人注目。这件作品龙眼中镶嵌了包括林则徐、邓小平、廖承志、姬鹏飞等42位推动香港发展进程的各界精英的微雕肖像。这件由香港特区政府收藏的作品展出后轰动港岛,几十家媒体竞相报道。
  • 1998年

    创作香港回归之后欣欣向荣景象的长卷山水画《锦绣香港》。同年,创作古今中外101位科学家肖像国画。创作油画微雕肖像镶嵌《归来永去图》。

  • 1999年4月

    荷兰贝娅特丽克丝·威廉明娜·阿姆加德女王陛下以私人身份访问武夷山《戈壁艺术馆》,戈壁精心挑选两颗黄豆般大的上等珍珠,在上面雕刻女王和她丈夫克劳斯亲王殿下的头像,还书写赠送了一幅嵌名联对:荷生特水玉女圣花,兰长丹山大王奇葩。(“特水”指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河)。不久,女王通过荷兰驻广州总领馆向戈壁回赠了皇室礼品----二枚雕刻女王和亲王头像的金质纪念章及一个有女王亲笔签名的精致肖像框。同年,创作《科艺百花园》檀香扇,扇面镶嵌古今中外127位科学、文化、艺术大师微雕肖像。同年受珠海市委托,创作长12.32米、宽0.44米国画长卷《珠光碧海百岛城》。该市市长带此图参加联合国《世界最佳人居奖》评选,得到联合国副秘书长的高度赞扬,珠海市被评为世界人居一等奖。这年又创作了大幅澳门回归图《锦绣澳门》。该图照片刊登在澳门《炎黄百子图》画册上。

  • 2001年

    新加坡总统纳丹访问武夷山《戈壁艺术馆》,戈壁书赠嵌名联对:武狮欢纳总伉大王峰、夷城腾丹统俪玉女神。总统为戈壁题辞,并合影留念。不久,戈壁收到纳丹总统亲笔感谢信和赠送的个照及题字。

  • 2002年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第三部传记《艺海奇人戈壁》。

  • 2003年

    自此以后4年间,应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二次邀请)、国防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广州)航空学院、福建省教育厅,以及美国洛杉矶理工大学、法国巴黎艺术学院、维也纳画院等单位邀请讲学或作学术报告。

  • 2004年

    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型画册《戈壁艺术——开发右脑》。

  • 2005年

    创作完成两把大型檀香拉烫、象牙微雕镶嵌折扇。这两把折扇展示了集茶经茶圣茶诗茶联名茶名壶名泉为一体的古今《茶圣经典图》。

  • 2006年

    创作反映苏州郊外清乾隆皇帝行宫遗址生态园的《天堂仙境图》国画长卷。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共同编印出版《中国美协会员大辞典》。

  • 1935年

    8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 1948年

    少年时,在启蒙老师顾仲华指导下,历经三年临摹完成国画《姑苏繁华图》。

  • 1949年

    临摹宫廷画《骊山避暑图》。

  • 1965年

    创作《齐白石》肖像油画。

  • 1983年

    创作象牙微雕折扇《唐诗三百首》,14600多字加上308颗芥子大的红印章,整整一卷精粹诗歌,以不同书体雕刻在薄如蝉翼的方寸牙扇上。置于高倍显微镜下观赏,字字舒展流畅,一如落墨宣纸的书法。参加当年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美商欲出价百万美元收购,作者不易主。这件被视为国宝奇珍的作品后又相继参加上海市、江苏省艺术展,荣获一等奖,为上百家中外传媒报道。此件作品图片收入《中国文化艺术之最》一书。

  • 1984年
    以故乡寒山寺为主题而创作的《百八钟声》大型檀香木立体微雕,在日本筑坡高科技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被名古屋市政府收藏。
  • 1985年

    创作微雕镶嵌拉烫檀香扇《琴棋书画》,入选德国莱比锡国际艺术博览会展出,再次一鸣惊人,被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作为珍宝收藏。同年10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 1987年

    应美国中华文化艺术中心邀请,参加《美国宪法》诞生200周年活动,现场表演微雕技艺。在象牙上雕刻了世界上最小的“自由女神像”和米粒大的四十位美国历届总统像,在方寸牙板上微雕二万字英文字的《美国宪法》。当地传媒称这些微雕作品是“中国的国宝”,其技艺是“鬼斧神工”,尊称他为“艺术大师”。(见人民日报出版社《戈壁传》)

  • 1984年

    开始创作大型檀香木、象牙立体微雕《圆明园》157景。经4年半完成的这件作品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名冠京华。专家评论说,戈壁是130多年来用立体微雕艺术全面恢复圆明园原貌的第一人。同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和《经济半小时》对此作品都作专题报道。

  • 1989年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戈壁艺术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济慈和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剪彩并给予高度评价。同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戈壁传》。1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出版《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戈壁简历刊于第44页。

  • 1992年

    创作完成武夷山九曲溪两岸70平方公里全景《武夷九曲图》长卷。

  • 1993年

    福建省南平地委、南平行署决定在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武夷山建立《戈壁艺术馆》,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从此,这里成为戈壁创作的重要基地。

  • 1994年

    国家主席杨尚昆参观《戈壁艺术馆》,题词并合影留念。7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第二部《戈壁传》。

  • 1995年

    应香港班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新加坡文化学术协会邀请,在新加坡举办《戈壁艺术展》,受到王鼎昌总统接见。展品--仿古工笔《阿房宫》山水画被新加坡中国银行收藏,根雕作品《达摩罗汉》、《弥勒佛》和檀香木立体微雕寒山寺《百八钟声》被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收藏,书法《神鹰》被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郭令裕先生高价收藏。

  • 1996年
    创作完成历史巨作《回归图》。这幅卷本式国画长1997厘米、宽630厘米,上部的2/3幅面用明丽的色彩描绘了当今香港的繁荣景象,下部1/3则以淡淡水墨勾划了香港被英国殖民者割让、“租借”、管治的150历史,画面上再现了林则徐等120多位人物。朱镕基、姬鹏飞、鲁平、周南等几十位政要名人在画卷上签名留念。《人民日报》发表专访文章称:“知耻”而作《回归图》。新华社、中新社也发表文章和图片介绍该作品,海内外30多家报刊转载。应全国人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邀请,为筹委会第三次会议创作巨幅国画《港澳珠联共朝辉》。同年,应外交部邀请,创作两幅大型山水画《曙光昭神州》、《万水千山一脉通》,悬挂于外交部第一接待大厅和外交部香港特派员公署。时任外交部部长助理武韬代表外交部向戈壁赠送贵重礼品。年终岁首,朱镕基、钱其琛、王光英等国家领导人先后造访武夷山《戈壁艺术馆》,戈壁为这些领导同志书写了嵌名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