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独特体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中国画现分为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有工笔与写意两大画法;有卷、轴、册、屏等多种装裱形制。 中国画历史悠久,仅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文学、书法和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戈壁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许多自己的创造。他三岁涂鸦,自幼师法造化,少时师从吴门画派顾仲华,后师古黄慎、八大山人,又转承多师,独树一帜。积几十年深功,擅泼墨写意。笔走龙蛇,墨洇晕染,意出神传,于雄浑中见秀拔,深厚中显灵逸;诗书画印,交相辉映。 他的山水画,泼墨倾色,不拘一格,用点与面的延伸,表现其立体感。山、云、水浑然一体,彼此没有明显的分界。泼墨近似张大千,云意则酷似傅抱石。其游历中国南北名山大川,独爱武夷胜景,九上武夷,21次乘竹筏逆水而上,又漂流而下,跋山涉水,登崖临险,足迹遍及诸峰巅,浓缩武夷精华于《武夷九曲图》13米长卷中。 戈壁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之邀创作的大画《曙光昭神州》,把中国南北名山胜水包容于此画中。放眼望去,娇山绵延,秀水苍茫,辽阔、博大、古老、年轻的中华跃然纸上,令人心驰神往,顿生万丈豪情。群山众水之间,彷佛声气相通,心脉相连。整个画卷气贯相通,宛如一气呵成。 此作深得外交部官员的赞赏。画作在北京一家宾馆创作完成时,部长助理武韬前来观看。他站在门外看到对面墙上的这幅画,高呼:“好!”随后步入室内近看,洋洋胜水托举出连绵群山,心头不禁为之一震,惊呼:“好,太好了!” 外交部为了感谢戈壁作曲,曾在北京宴请他两次,还由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钱其琛批准向他馈赠一个十分名贵的鸡血石瓷瓶。 戈壁的另一幅中国画《历劫不磨》,是用线条和色彩编织的一曲英雄颂歌。画面展现的是,千年古柏历劫不磨的铮铮风骨;笔锋墨韵透出的是一种摧枯拉朽的伟力,让人想起雷霆、风暴和狂涛的爆烈、急骤和愤怒;连心的残枝回荡着高迈的豪气,伏地的老干警觉着霹雳加身…… 戈壁的人物画,以画肖像画为主,形神兼备,更以神似为其主要特征。 他的人物画,每每用不甚分明的线条表现,给人以块面、立体的感受,整体感强烈,墨韵丰盈,栩栩如生。 《黄河在咆哮》,极具独创性,画家把音乐家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的背景放在黄河最动人的壶口瀑布上,那激扬飞射的浪花化作昂奋的音符,那动地惊天的涛声化作悲壮的旋律。这气吞山河的和声,分明是黄河之魂,民族之魂,时代之魂!画家为了强化音乐家极其作品的民族性,一改西装为华服,这就使整个画面都洋溢着中国气派,东方神韵。 《贝多芬像》是戈壁1997年创作的一幅人物画。此作有两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富有穿透力的洞彻世事的眼神,那荡气回肠的《英雄颂》的旋律,彷佛从眼神中流漾出来;二是大衣立领,表现了主人公倔强不屈的性格,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他音乐作品与人迥然有别的鲜明个性。 戈壁的花鸟画,涉猎较广,也别具特色。中国画《小猫》整体形象极富人情味,一如在云空翩翩起舞的天使,洒脱而飘逸,真是可爱之极!画家在画小猫时,既想到了小猫的形貌,更想到了丽质天成的女孩子的特质,倾注挚爱于笔端,才勾勒出这个性味十足的小猫的形象。 中国画《天香满地月醉人》,画的是中国著名的花卉牡丹。画面上是几朵绿色牡丹,背后是一轮朦胧的圆月。标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画作的画意诗情。著名侨领陈嘉庚的儿媳周明香驻足观赏了许久,惊问:“牡丹怎么是透明的?”并表达了她欲收藏这幅画的心愿。因只有这幅作品,画家未能满足她的要求。